▲免費乘車,“門檻”降低。昨日,從龍口市公交公司獲悉,我市老年人免費乘車的年齡“門檻”降低。自3月20日起,年滿65周歲的老年人可辦理免費乘車證,持證即可免費乘坐全市所有大巴線路公交車(包括101、102 路)。乘車證辦理須本人前往,持龍口市老齡辦頒發的老年優待證、身份證、近期免冠一寸照片一張,地點為文化廣場市政務服務中心一樓便民服務大廳21號窗口。
▲火種不進山,源頭防火情。連日來,針對春耕生產在即、清明臨近,火災隱患明顯增多的實際,蘆頭鎮密織春季森林防火網。據了解,該鎮在各村重點部位、進山路口設立檢查站,安排2名以上人員全天候看守,杜絕游人和一切火種進山,從源頭上預防火情的發生。目前,蘆頭鎮消防中隊保持了每天對林區進行不間斷巡邏,及時教育和制止燒荒、燒地堰等行為,避免野外違規用火現象的發生。
▲龍口市直第四幼兒園以孝德文化為主線,教會孩子感恩父母、感恩朋友、感恩社會,讓孩子在孝德文化傳承中養成良好品德習慣。圖為家長與孩子一起表演節目。
▲建數字教室,促地理教學。3月6日至8日,全市數字化地理教室應用技術培訓分別在龍口五中和十中舉行,120多名地理教師參加學習。據悉,2012年底,市教育體育局投資155萬多元,分別在龍口五中、十中、龍礦、北馬、海岱、石良等六所學校建成了高標準的數字化地理教室。數字化地理教室可以廣泛應用于中小學地理、歷史等學科教學和科學素養拓展教育,將有效促進教師教學手段和方法的更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有效提高地理教學效率。
▲愛心無大小,獻給需要人。三月是雷鋒月,南山雙語學校組織4000多名師生開展“節約壓歲錢,愛心獻他人”捐款活動,收到捐款4萬多元,將全部用于“愛心基金會”捐助。愛心基金會成立10年來,共收到各班級捐款累計21萬多元,對學校120多余名經濟困難的學生實施救助。
▲沉浸書香中,一瓣潤心田。3月13日下午,第二實驗小學四年級師生齊聚小禮堂,舉辦了以“浸潤書香、點亮人生”為主題的讀書交流會。9位學生從不同角度對《草房子》進行了解讀,與大家一起分享了書中最令自己感動的那一幕,抒發了對不同人物的喜愛之情,闡述了從書中得到的啟發與感悟。
▲龍口市科技局送科技下鄉。17日,石良鎮下吳家村果農李作友一大早就樂呵呵地來到了村委會議室,“聽說有果樹專家前來講課,今天我專門過來學一學,種田也不能傻種,不懂技術會吃虧。”李作友如是說。
桌椅板凳簡單搭,科技知識傳進家。當天,由市科技局組織的“‘科技之春’送科技下鄉活動”來到了下吳家村。在村里簡陋的會議室內,市果樹站站長孫行杰利用一上午的時間,對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的先進適用新技術、新成果進行宣傳,并一一耐心為群眾解疑答難。當講到目前我市絕大多數的蘋果地都存在密植現象,果農要想增收,必須大力度地砍掉一部分果樹時,在場的果農們既感到驚詫又連連點頭。講課現場,科普知識學習熱情一片高漲,下吳家村的果農聽得津津有味。
講完課后,孫行杰又來到果農姜德欽新建的葡萄大棚內,向他講解了種植大棚葡萄應注意的問題。“以往的農業知識推廣多是發放宣傳資料,專業性太強總讓農戶犯糊涂。如今科技人員深入到田邊、地頭,與農戶面對面交流才能更好、更快地解決問題。”姜德欽說。
▲東江街道:項目興鎮 鋪就富民路。 近日,東江街道黨工委書記趙憲明表示,該街道將大力實施項目興鎮、生態美鎮,為全市發展貢獻更大份額。
突出抓好項目建設。抓好8個在建項目,同時快速啟動新建項目,重點抓好總投資7億元的北京奧瑞金包裝生產線,力爭做到當年啟動、當年提高、當年見效。
積極增加村級集體收入,為村民辦實事辦好事。確保已確定的124件民生實事落實到位,重點抓好磨山遲家進村路,南二里和董家洼、黃格莊等連村路的道路硬化等民生實事。同時,街道將拿出專項資金,根據村級投入情況,給予不同金額的資金補助。
最新評論
厲害呀
最不靠譜,時間不準時
16路車沒有上來
這幾個人還有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