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人為樂
王艷春
王艷春,女,1951年3月出生,度假區試駕莊村村民。近兩年來,王艷春根據村委安排,一直幫助照料村里一對失獨老夫妻。王艷春每天無微不至地給老人洗衣、做飯、料理家務,春夏秋冬風雨無阻。目前王艷春退出了村委工作,但她卻始終放心不下兩位老人,還是時不時地到老人家里幫助他們料理家務。此外,她還積極參加村里組織的各項志愿服務活動,政策宣傳、清潔衛生、走訪慰問困難戶等各項活動都有她的身影。
林海英
林海英,女,1968年12月出生,七甲鎮福林新村史家莊自然村村民。從嫁到史家莊村開始,她始終堅持助人為樂、服務村民,不論誰家有難處,總是第一個沖上去。慰問低保戶、幫助貧困兒童、調解家庭和鄰里關系早已成為林海英的家常便飯。疫情期間,她積極參與村級路口值守,利用大喇叭早晚播報疫情防范知識,為了保障鄉親們的日常生活需求,林海英主動擔任村里的“快遞員”,在群里統計匯總各家生活必需品,聯系超市給大家送到村口,再通知大伙分時段分批次領取。
鞠佳良
鞠佳良,男,1982年1月出生,南山養生谷腫瘤醫院藥學部主管藥師,2015年登記成為中華骨髓庫的捐獻志愿者,2020年9月接到煙臺紅十字會通知,與一名白血病患者血液初配成功,經過高配和體檢等環節后,鞠佳良完全符合捐獻條件。在赴濟南捐獻時,他深受動員劑帶來的痛苦,胸骨、肋骨等多處部位酸痛,雙腳痛風,腰腹內部搏動性劇痛,但他仍然咬牙堅持,成功采集循環血量14700毫升、過濾造血干細胞240毫升,成為龍口市第八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
欒兆輝
欒兆輝,女,1982年11月出生,市第一中學東校教師。2017年得知孩子同班同學是個孤兒,且和自己一個小區,便開始幫助照顧這個孩子和他爺爺奶奶。學習上,她盡己所能幫助孩子完成課內作業、參加課外活動,每周末風雨無阻地帶著兩個孩子參加各種興趣班。疫情期間,將孩子接到自己家中進行輔導。生活上,只要有機會,她就帶著孩子一起出去游玩,幫孩子增長見識。同時,她還幫忙照顧孩子爺爺奶奶。她一直跟朋友說“我有三個孩子!”
敬業奉獻
麻少紅
麻少紅,女,1970年10月出生,諸由觀鎮淳于村村委委員、婦女主任、幸福院院長。參加村委工作以來,她一直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牢記全心全意為村民服務的宗旨,積極主動地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積極參加創先爭優活動,彰顯了良好的職業道德素質。在今年的疫情防控、婦女和幸福院等各項工作中,她憑著無私奉獻、敬業、創新的現代女性擔當精神,努力做到干一行,愛一行,哪里需要就到那里去,獲得了廣大村民的一致好評。
曲顯禹
曲顯禹,男,1972年5月出生,諸由觀鎮黨委委員、副鎮長。他80多歲的老父親身患腦梗、帕金森等重病已經十年有余,今年父親由于病情加重,長期住院,為了不耽誤工作,曲顯禹白天將父親托付給姐姐,晚上自己在醫院陪護,每天生活是單位醫院兩點一線,每晚只能休息兩三個小時,有時還不得不一邊照顧父親一邊整理材料。為此他身體嚴重透支,心臟、頸椎等多處報警,甚至是神經衰弱。但為了工作,他沒有請過一天假,沒有因此耽誤任何工作。
高鵬
高鵬,男,1992年4月出生,黃山館鎮臧格莊村村民。“90后”的他,回到家鄉當起了地道的農民。高鵬特別注重產品質量,從種地的第一天開始,高鵬就四處學習種植經驗,尋找口感好的果蔬品種,利用科技手段和物理防控提高農產品的產量和質量。經過兩年的摸索,他的地已經由7畝擴充至30余畝?!半m然選擇當農民是一時沖動,但是既然做了就得做好?!备啭i說,等自己的新品種都試種成功,就帶著周邊的百姓一起種,帶領大家一起致富。
李梅
李梅,女,1965年1月出生,徐福街道孫家村婦聯主席,“知心大姐”雷鋒驛站站長。91年開始,李梅一直在村里從事婦女工作,一干就是30年。作為全村婦女的帶頭人,李梅在做好村里婦女工作的同時,想方設法活躍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組織大家跳廣場舞、參加文明實踐和志愿服務等活動,同時,還以她的名義在村里成立的“知心大姐”雷鋒驛站,亦成為新時代文明實踐與雷鋒精神內涵有機融合的嶄新服務載體,成為村民化解矛盾糾紛、尋求幫助、奉獻愛心的溫暖驛站。
于宴浩
于宴浩,男,1989年9月出生,七甲鎮鄉村振興服務隊隊員。2019年7月,經龍口檢察院黨組推薦,他毅然脫下身上的“檢察藍”,卷起褲管深入基層,從一名檢察干警轉變為鄉鎮基層干部,擔負起雀山姜家自然村的鄉村振興工作。駐村幫扶一年多來,于宴浩幫助村級成立了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建設完工冬暖式大棚產業振興項目;對接企業拓寬農副產品銷售渠道;助力脫貧攻堅,對全鎮所轄34個村共計516戶貧困戶進行了7輪遍訪督查和4輪檔案整改提升,個人共計走訪800人次。
馬吉運
馬吉運,男,1971年5月出生,市場監督管理局食品科負責人。疫情以來,食品保障供應、安全監管、冷鏈食品等工作責任重大、任務繁重,馬吉運身先示范,沖鋒在前,患有痛風的他由于長時間勞累,痛風發作,疼得兩腳不敢沾地,但他仍然堅持奮斗在抗疫一線;父親患肺癌,偏偏又在疫情最緊張的時候病情加重,需要24小時照顧,忙于工作的馬吉運就晚上和大哥輪班照料父親。父親去世前一天,馬吉運還在安排部署冷鏈食品疫情防控有關工作。
欒世祥
欒世祥,男,1950年9月出生,新嘉街道后埠欒村黨支部委員。70歲高齡的欒世祥自費買來20個文件夾把村里的檔案整理得井然有序,村級各項工作開展時,他在自己村準備充分的基礎上,還能主動幫助鄰村進行業務指導。每次街道組織開會時,欒世祥為了替村里節省開支,無論春夏秋冬,總是騎著他的電動車,每次5公里地來回跑。此外,他還利用晚上時間,撰寫“紅色革命故事”,多次被煙臺報社、龍口日報采用刊登。為了充分弘揚紅色革命精神,他積極聯系市促進會,為其提供紅色刊物稿件。
朱杰
朱杰,男,1980年2月,市海洋與漁業監督監察大隊海務科副科長。他勤奮好學,持之以恒,是單位的“業務能手”。朱杰幾乎涉獵了市海洋與漁業監督監察大隊涉及漁船、漁民和執法的所有業務,成為大隊的“全能人才”。他沖鋒在前,敢于擔當,是同事眼中的“拼命三郎”。海上執法和搶險工作兇險異常,面對每次急難險重任務,朱杰總是第一個沖鋒在前,奮不顧身,把危險留給自己。他不忘初心,甘于奉獻,是漁民心中的“保護神”。朱杰心里時刻裝著群眾,始終惦念著漁民?!坝袉栴},找朱杰”,成為許多漁民的口頭禪。2020年11月26日,朱杰在參加煙臺市漁業安全管理人員培訓班時突然暈倒,不幸去世,年僅40歲。
誠實守信
牛純強
牛純強,男,1979年6月出生,蘭高鎮江達汽車配件有限公司董事長。牛純強堅持誠信經商,面對原材料突然漲價,他不失信、不違約,前后周轉300多萬,如期完成客戶在漲價前下好的訂單。他致富思源,心系家鄉,援助家鄉困難兒童,幫助其解決上學和醫療費用難題;今年十月,又為魯東大學30名受助學生頒發助學金。此外,他還廣泛吸納周邊村莊百姓就業,時常捐款捐物,每年向蘭高鎮葛家村撥付3萬元用于村莊修路、打井等。
曲彩霞
曲彩霞,女,1968年8月出生,中共黨員,是七甲鎮敬老院的院長。在擔任院長的7年間,曲彩霞把全部的光和熱傾注在敬老院的工作中,用自己的愛心和行動踐行著組織的任命、老人的希冀和自己的承諾,凡事親力親為,七年間沒在家中過過節、吃過一頓團圓飯,身邊的人都說:“她把所有的心思都傾注給了敬老院?!?019年本該退休的曲彩霞,為了跟老人們的約定,愿意用一生去踐行,對敬老院不離不棄,曲彩霞用自己信守承諾的暖心堅守,為老人送去溫暖,讓老人們的晚年生活越過越精彩。
孝老愛親
馮愛英
馮愛英,女,1969年8月出生,七甲鎮福錦新村上田家自然村村民。80多歲的老公公因患腦血栓治療無效,常年臥床,馮愛英任勞任怨,每天為老人做飯、打掃衛生、洗尿布、端屎端尿毫無怨言。夏天為了防止老人生褥瘡,馮愛英就經常為老人擦洗身體、換衣服,還跟著書上學習了一些按摩手法,為公公進行按摩,生活拮據的她逢年過節還不忘給老人準備禮物,讓老人開心。為了保持清潔,她經常為老人拆洗被褥和衣物,把房間打掃的干干凈凈,沒有一點異味。
王鳳芝
王鳳芝,女,1964年11月出生,諸由觀鎮魏家村村民。弟弟自幼患有腦癱,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自雙親去世后,王鳳芝便和丈夫將弟弟接回家中,一照顧就是26年。喂水喂飯、擦洗身體、清理大小便,二十幾年如一日,王鳳芝毫無怨言。如今,弟弟已經五十多歲了,鎮民政部門提議把弟弟送到敬老院,卻被她婉言謝絕了。她說,只要有自己在的一天,他們姐弟倆就永遠不分開。
刁順香
刁順香,女,1958年11月出生,北馬鎮連家村村民。丈夫早年因車禍去世,留下一個女兒和一個患有先天性腦癱的兒子,她悉心照顧了兒子31年。女兒于2009年因車禍造成高位截癱,女婿又患有嚴重的類風濕無法勞動,還有2個年幼的孩子,刁順香把女兒一家四口接到自己家中一同照顧。她堅強地撐起了整個家庭,除了要照顧兩個患病孩子,多年來她還一直照顧著自己年邁的老父親,直到今年3月份父親因急病去世。
隋淑梅
隋淑梅,女,1940年11月出生,黃山館鎮館前王家村村民。丈夫多年前因工作雙腿失去知覺,完全癱瘓,生活不能自理?;加型燃驳乃迨缑氛疹櫫苏煞蛘?4年,每天為丈夫洗臉、擦身、按摩、喂水喂飯,同時還要撫養四個女兒長大成人。丈夫有時候心煩朝他摔東西、發脾氣,她也能夠理解,從不放棄。她堅強地面對生活,用實際行動詮釋著相濡以沫、不離不棄的家庭美德。
孟文敏
孟文敏,女,1956年5月出生,下丁家鎮上孟家村村民。婆婆和母親都患有老年癡呆并癱瘓在床,伺候完婆婆伺候母親,有時候兩個老人同時輪到孟文敏照顧,她也毫無怨言。除了兩個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孟文敏還有兩個自幼患有先天性腦癱的兒子,大兒子今年39歲,二兒子35歲。前不久,自己腿疾加重,醫生建議她做手術,她想起家里的老人、孩子還需要照顧,一直說再等等,再等等。
見義勇為
姜超
姜超,男,1991年2月出生,石良鎮黨委委員、工作片片長。2020年11月,姜超在工作片忙到晚上9點多才開車往政府走,途徑石良鎮修家村附近時,發現一名滿臉是血的男子躺在黑漆漆的馬路中央,旁邊還有一輛摩托車。姜超從男子口中得知他是庵下吳家人后,便想法設法聯系上了他的家人。在等待救援人員到達現場之前,姜超一直在現場維持車輛秩序,生怕過往車輛軋到受傷男子,后經醫院檢查,該男子顱骨骨折。出院后,男子和家人第一時間為姜超送去了錦旗,感謝這位90后的小伙兒在危急時刻毫無顧忌地仗義相助。
曲恒錦
曲恒錦,男,1968年5月出生,石良鎮后曲家村村民。今年10月份,在地里干活的曲恒錦聽到暈倒在姜井的男子呼救后,立刻撥打了110和120。在發現井底男子沒有回應后,曲恒錦感覺事態緊急,讓村民找來毛巾被、鼓風機、管子和大繩,決定自己先下去救人。曲恒錦把自己綁在大繩上下到了5米深的姜井中,發現男子已經失去意識后,趕緊讓村民用鼓風機和管子往下送新鮮空氣,然后把男子背在自己身上爬了上去,整個救人過程持續了15分鐘,因為施救方法科學得當,遇險男子并沒有生命危險。而由于在缺氧狀態下用力過度,曲恒錦也感到一陣頭疼胸悶,但他一直說:“我沒事,他們快先救他吧?!?/p>
最新評論
厲害呀
最不靠譜,時間不準時
16路車沒有上來
這幾個人還有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