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開發區、龍港街道各部門聯合,通過美化城區環境、治理交通秩序、實現城區綠化、扮靚村居容貌等措施,積極迎接國家衛生城市復審工作,且取得顯著成效。
以疏治堵完善城區管理
圍繞迎接創城復審工作,開發區上半年從根源入手,采取以疏治堵的策略治理市區車輛亂停亂放;采用大集“收編”的方式,解決馬路市場屢禁不絕的難題,使西城城區面貌大變樣。
3月1日至5月30日,開發區組織行政執法中隊、交警二中隊組成四個執法小組,對城區各重要路口進行不間斷執勤,強化夜間巡邏。經過三個月集中整治,執法人員共查處車輛違法行為2093起,利用監控抓拍大貨車闖禁行2200余起,超平日查處車輛兩倍。
漁港路馬路市場整治今年也取得了重大突破。開發區與逄家村協商,在原逄家集基礎上進行東擴,將大集原有占地面積由30畝擴至50畝,攤位也增至3000多個。此外,還對全區沿街攤位、“店外店”進行了集中清理,勸導教育違規經營戶整改100多戶。
環衛臺賬助建潔美西城
上半年,開發區還出臺了環衛路段劃分和環衛設施普查兩本臺賬,使垃圾清運更加人性化,環境專項整治更加制度化。
環衛路段劃分臺賬要求對城區39條主次干道實行定人、定崗、定標準管理。環衛工人每天早晨8:30前無條件完成路面及人行道板的普掃工作。臺賬同時突出差異化管理,對部分道路路況差、清掃保潔范圍大、保潔人員少的實際,環衛處還對機械和人員進行科學合理分工,實行“宜機則機,宜人則人,人機結合”的方式清運。
此外,環衛處還在城區主干道安裝果皮箱59個。對沿街垃圾箱池進行新建維修工作,新建36個,維修26個。與此同時,開發區通過走訪發現,部分市民反映西城區多條主干道垃圾箱均擺放在人行道上,存在安全隱患。對此,開發區城建局在實地調研后制定了垃圾箱上移至路沿石以上的新規劃方案,即緊貼路沿石向內切除1米人行道板,恰好將垃圾箱嵌入坑槽。
城區半年增綠十萬平米
今年以來,開發區園林處通過實施大規模綠化,完善綠地管理,讓西城綠起來、美起來、靚起來,再為我市創建衛生城添彩。
今年,園林處重點實施環海中路和環海北路綠化工程,兩項工程綠化面積約10萬平方米。加大三井森、中海油天然氣門前綠化整理力度,在環海南路兩側、恒河南路、振興路南出口土城子三角地附近空地、振興路恒河橋北岸等道路栽植美人蕉2萬余棵。綠地建設不僅突出量,更加注重綠化整體效果。開發區還致力于綠地管理實現精細化,出臺《管護綠地工作臺賬》提升綠地管養能力。
臺賬中,大到今年的工作計劃,小到每個園林工人負責多少棵苗木,都有詳細記錄。為了進一步明確責任,園林處還進一步出臺《龍口開發區園林綠化養護管理規定》及《園林綠地養護管理考核細則》,對全區林木進行“登記”,施行每棵花草劃分至人,隨時隨地做到綠地內無垃圾、雜草。
此外,開發區針對城區內部分公廁空間不足、設施陳舊、損壞嚴重的實際情況,組織人力對城區內公共廁所細致考察,于5月中旬,對開發區廣場西側、街心公園兩處公廁進行重建,對電廠東路、環海路、隆基路三處公廁進行返修。
粉刷箱體扮靚村容村貌
地埋式垃圾箱統一換著裝、清理野廣告、建設健全毒餌站……今年以來,為備戰國家衛生城市復審工作,龍港街道多管齊下,努力扮靚村居、社區,清潔百姓生活環境。
村居生活垃圾以及建筑垃圾處理是街道重要工作之一,為此,今年上半年,街道對轄區66個地埋式垃圾箱統一進行刷漆、維修。維修活動中,龍港街道垃圾一體辦對轄區地埋式垃圾箱進行徹底清查,發現損毀處,立即組織人員維修完好。因雨雪沖洗導致外殼漆脫落,垃圾一體辦花費近5千元重新粉刷,使其外貌煥然一新。
另外,有的村居地埋式垃圾箱上所張貼的“生活垃圾箱禁止倒建筑垃圾”的標牌丟失,村民分類意識淡薄,隨意混合丟棄垃圾。針對此現象,垃圾一體辦重新制作部分標牌,并及時張貼到位。針對部分村居建筑垃圾箱缺失的現象,街道及時為其安裝完畢,為創城復審提供完善的基礎設施。同時,及時在垃圾箱體周圍噴灑藥物,以減少蚊蠅增多、影響百姓生活的狀況。
健康知識宣傳也是本次迎接創城復審的內容之一。“宣傳內容涵蓋范圍廣泛,包括疾病防治、健康飲食等方面。”街道負責人告訴記者,在轄區村居、社區的宣傳欄內,他們及時張貼宣傳海報,圖文并茂地向百姓傳遞健康知識。“經常來看這些知識,還幫助我改了不少以前不好的習慣。”央格莊社區一居民高興地說。
最新評論
厲害呀
最不靠譜,時間不準時
16路車沒有上來
這幾個人還有臉亮?